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乡村守望者”志愿队三下乡专栏——第三站:青春心向党,红色永传承!
为引导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7月8日,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青春守望者”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双溪村党支部,上了一堂“行走”的党课。
党课铸魂,青春学思:
在双溪镇双溪村的多功能会议室,村党支部书记舒占初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党课上,他引导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了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并强调:“中国梦是青年一代的奋斗梦,青年要励志奋进,为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同时也为我们大学生日后发展给出了建议,大学生应提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避免毕业后的就业难、择业难现象。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抓住每个机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历史传承,青春奋进:
随后,大学生基层专干舒博闻为我们讲解了双溪村党支部的历史。55年如一日,双溪村坚持开展党员学习议事日,在会议中,每个党员可以提出近一个月来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书记会引导大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还会邀请专家来到会议上为村民解决农业、生活等方面的难题,使双溪村的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会议,更好地管理双溪村的各项事宜。在每次会议的最后,党员们会主动说明未来一个月的工作计划,让每项工作都公平、公正、公开,并且落实到实处。双溪村55年的坚守,不仅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的示范楷模,也是“三会一课”的具体体现。它切实地滋养了一代代党员们的精神和生活,又通过党员惠及到全村的群众。
我们来到了双溪村村委会荣誉室,88块金光闪闪的奖牌挂满了整个屋子。一块块奖牌,记录着双溪村的沧桑巨变,“浓缩”着村民们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奋斗。每一块奖牌都见证了双溪村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发展的历程。墙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由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颁发的“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村”的奖牌,这是对双溪村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褒奖。还有“省级最优美村庄”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它们代表了双溪村在生态保护和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党员荣光,青春接力:
在大学生基层专干舒博闻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支部老党员舒桂莲。舒桂莲,1948年出生,1969年光荣入党,在党55年,她都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党员学习议事日活动。70-80年代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每一天她都不曾懈怠,双溪村全村近3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舒奶奶心里都门儿清。因为工作出色,她曾获得了调往县医院工作的机会,但是她却拒绝了,“这里离不开我,能为村民服务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她选择了坚守双溪村,这一坚守就是五十多年。五十多年来,双溪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过她的足迹。老党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随后,我们来到老党员张青仁家中,张青仁,1949年出生,于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交流中,张爷爷和我们讲述着参与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那时候我们条件艰苦,在‘三九’严寒中进行训练,装备陈旧,埋锅造饭十分困难,我们需要用铁锨、脸盆往锅里送雪,肉菜冻得像石头一样硬。”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争做“四有”大学生。
我们深切感受到老党员身上那份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心中暗暗许下心愿,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将老党员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一天的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双溪村党支部的历史与传承。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也是党带领群众在新时代奋进的真实写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这份精神,勇于担当,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郑智山
二审:王娟
三审:巢喜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