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乡村守望者”志愿队三下乡专栏——第四站:铭记历史,关爱未来
为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传统,7月9日,江西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青春守望者”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况钟纪念馆、烈士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前往况钟纪念馆,陪伴留守儿童学习廉政人物和知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通过详读况钟家族“续谱、互往、祭扫、家教、持家、冬祭”等家风家训,大家更进一步明白了家庭教育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活动以红色文化滋润童心、以廉洁清风助力成长,为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先辈传递的可贵品格,同时也让红色基因传统代代相传。
况钟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为纪念靖安县历史名人、明代清官况钟,在况钟的家乡——江西靖安县城东面,人们修建了一座况钟园林,而“况钟纪念馆”位于园林内。
走进况钟纪念馆,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社会实践队员们观赏着一件件历史悠久的展品,仿佛重回况钟明断十五贯的朝代。馆内展示的文献资料和场景还原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为“三下乡”实践队成员带来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熏陶和廉洁自律的教育体验。
顶着烈日,大家接着来到烈士陵园,每一块墓碑上镌刻的名字和事迹都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动和思考。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感受到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英烈们的不屈精神。这些烈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勇敢和牺牲,他们的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血脉,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审:郑智山
二审:王娟
三审:巢喜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