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团学工作

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日期: 2025/01/0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我院青年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并结合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活动要求,团委鼓励学生以家乡为纽带,以专业技能为依托,返乡向社区和当地单位报到,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等活动,走近城乡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决定开展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青春之我 续写实践华章

二、时间安排

20251月至20252月末

三、参与对象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在校本专科生

四、实践内容

(一)“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企业实践。进一步细化实践岗位挖掘,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乡村代言”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4.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5.社区服务。结合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相关工作安排,广泛开展社区实践。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6.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二)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社区青春行 筑梦向未来”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通过与社区对接,定期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如清理楼道小广告、移除通道杂物、规范车辆停放等,墙体彩绘、用实际行动美化社区环境;通过短视频、图片等形式记录城市风貌,发现城市之美。助力新余市城市创建百日提升行动。

2.开展探寻“家乡里的红色记忆”社会实践专项活动。通过采访老党员、打卡红色地标、参观红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录制宣讲视频,生动诠释党的精神谱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3.开展“我为乡村代言”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深入观察和了解家乡在经济建设、政治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变迁与成就,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探究家乡变迁背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资料收集、视频拍摄等方式打卡家乡的“今昔对比”,展现新时代家乡发展的闪光点,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五 、实践要求

(一)鉴定要求

1.政治立场坚定、组织纪律观念强,道德良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综合素质较高,无违法违纪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

2.严格遵守实践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管理,参与学生应征得家长同意并自觉注意安全防范,坚持安全第一、量力而行,不得蛮干。

3.凡实际参与实践达到10天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学分并发放纪念证书。需认真填写《江西工程学院2025年“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鉴定表》,经实践单位签署鉴定意见并盖章,于开学后及时上交纸质版(时间以学院通知为准)。此表作为本次实践第二课堂学分办理、评奖评优资格和证书发放等唯一依据,请务必按时上交,其它类型鉴定表原则上不予鉴定。

(二)宣传展示 

各班要督促指导参与的大学生及时将实践锻炼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将工作中的积累和实践中的成果转化为富有意义、内容生动、易于传播的宣传产品,以调查报告、体会感悟、对策建议、原创视频、音频等形式及时报送到校团委。校团委将组织开展实践成果评选展示,获评优秀的成果作品将在“江工青年”、“新余青年”各平台相关媒体及新媒体平台进行专门展示, 并将根据作品性质及类别对接联系社会资源对优秀成果予以相应支持。

联系人:邝精琳

联系电话:197****5898

电子邮箱:3144560200@qq.com

                                                           202515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