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教研室开展“新工科”教育理念大讨论学习
2022年5月4日下午,大数据教研室在科技园B505召开例会,教研室主任刘银萍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新工科”教育理念大讨论学习活动。
会上,副院长宋永清首先带各位教师重点理解“新工科”的内涵:
新工科专业,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是以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用于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教研室主任刘银萍为大家讲解“新工科”建设的意义:
“大业欲成,人才为重”。新工业革命加速进行,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建设,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呼唤新工科建设。
大数据教研室各教师就“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进行专业建设”这一问题展开发言交流:
教师鞠世琳:总体来说,我们更要明确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新工科建设要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发挥专业优势,培养专业人才。
教师李红莉:在新工科背景下,要制定完善更加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培养。
教师赵博:作为青年教师,在“新工科”背景之下,要多方面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发展更加专业贴合背景的教师队伍。
教师姚慧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注重混合式教学与学习参与度的相辅相成。
教师胡祚晨:多多落实创新实践环节,注重实践内容与网络领域实际工作的关联,促进学科交叉。
教师彭凤:除了专业学习,也鼓励学生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赛事活动,响应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教师鄢梦娇:多加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注重学习目标达成度与过程化考核的内在联系,以学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