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始终秉持“尚德崇学、厚基拓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强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在党建引领、质量工程、承办活动、师资队伍、科研创新、学科竞赛、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第二课堂)、就业育人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十大核心竞争力。以下是学院2024年的十大核心竞争力详细介绍:
一、党建引领成绩突显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始终坚持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建“双创”培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4年学院党建工作取得令人瞩目成绩,荣获江西省优秀五四团总支、市优秀基层党总支、江西工程学院“标杆院系”“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及“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资助先进单位,多名党员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展现出强大的党建引领力和组织建设卓越性,为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二、教学质量工程成果丰硕
2024年,学院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批工信部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实施单位和工信部第五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类专业“四线二融三阶”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江西省首批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课程《Linux操作系统》,江西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江西省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全校2个),以及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多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个(面向新工科建设的网络安全师资培训项目)。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昇腾AI)课程入选2024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彰显了学院在前沿技术教学方面的实力和创新精神。


三、会议赛事承办彰显实力
2024年3月我院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高等院校实施单位,全省仅南昌大学、江西警察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和我校四所本科院校入选,民办本科院校仅我校一所。5月26日,我院承办江西省首届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研讨会暨江西省工业信息安全产教联盟成立大会。10月23日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共建单位名单。

10月28日,承办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赛江西省赛路演--新余站,共计8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华为授权培训中心幻云信息为江西工程学院授牌——华为HCIE大师工作室和鸿蒙开发者创新工作室,这彰显了学校办学实力和产教融合迈向新的台阶。

11月16日,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赛项(中南)赛区选拔赛在江西工程学院开幕,此次大赛吸引了众多顶尖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参与,来自7个省市的4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为共同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发展与进步展示才华与力量。


四、教师能力明显提升
在2023年学院邓昌瑞老师荣获新余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以及文志成、邓昌瑞、熊伟3位教师认定为“新余市第十四批通过高层次人才”之后,今年我院李松林、邓昌瑞等老师先后被认定为江西省省级高层次人才,这是学院教师水平能力的又一次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承办江西省高校HarmonyOS暑期师资培训班成功入围2022年华为全球典型案例(江西省唯一),2024年全校38名教师成功考取华为HCIP高级工程师。学院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对骨干教师的继续成长,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提供机会和便利,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学院的飞跃发展奠定基础。




五、科研实力稳步提升
2024年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功立项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1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横向课题3项(1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2篇、核心论文2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个、软件著作权10余项,其中学院院长巢喜剑团队申报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昇腾AI)课程入选2024年“国产软件进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学科竞赛屡获佳绩
2024年学院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2024年江西省华为ict大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西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江西省振兴杯教职工组三等奖,新余市网络安全大赛二等奖、2024年江西省信息安全竞赛二等奖4项、2024年金砖国家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网络安全防护治理实战技能赛项三等奖2项、2024年蓝桥杯网络安全二等奖、2024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华中区三等奖、2024金砖国家信创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第十八届iCAN大学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三等奖5项、2024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江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2024年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2024年江西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2024年新余市第四届网络安全技能大赛 职工组二等奖、学生组二等奖、第六届全国高校计算机能力挑战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这些竞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院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体统计见下表】
















七、产教融合引领行业发展
2024年,学院先后担任江西省工业信息安全产教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江西省网络与数据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江西省信息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软件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网络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等多个产教融合共同体职务,同时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获批工信部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实施单位和工信部第五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共建单位,获批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生态公共实训基地,并加入全国openKylin社区会员单位,且获批江西省首批校企合作一流本科课程《Linux操作系统》,共建智能制造省级产业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实践育人(第二课堂)成果突出
学院注重实践育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参加校运会、篮球赛(冠军)、育人故事分享会(二等奖)、525心理系列活动(二等奖)、红色故事分享会(二等奖)、职业规划赛(三等奖)、学生公寓文化节(一等奖)等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学院还荣获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优秀心理微电影二等奖、2023年江西省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典型事迹三等奖和江西省大中小劳动教育标语口号征集评选二等奖(董海清同学作品《汗水点燃劳动之光,知识驱动未来之路》荣获二等奖,张子扬同学作品《劳动——最美丽的奉献》荣获三等奖)、2024年全国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龙歆悦)和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吴丽娜)及共青团新余市委优秀讲师(林稳)等一项项的优异成绩,体现了学院对实践育人的高度重视和有效实施。








九、就业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连续几年就业去向落实率均高于省均,2024年6月14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公布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由我院王娟和伍琴兰两位老师及团队申报的就业实习基地项目和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2个项目正式获批立项。这是对学院致力于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工作的充分肯定。不仅展现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的积极探索,也为学院未来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共同育人方面开辟了新的路径。


十、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19年以来学院共有45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2019年2人,2020年1人,2021年8人,2022年10人,2023年19人,2024年5人),其中985、双一流高校2人,211大学5人,考研录取率和质量逐年攀升;另外2024届104名专科毕业生(录取专升本16人),录取率15.4%。
2024届284名毕业生中考取事业单位11人,其中三人考取西部计划:陈哲、胡正、王金海,朱伟龙入职杭州公安局。2024届毕业生中大部分实现三高就业,其中代表有吴亚宁入职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邓裕彤深圳市海蓝视科电子有限公司、张子豪珠海菲森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等。考研考公人数逐年攀升,高薪就业达到每年100+人数,连续多年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总结,凭借卓越的教学成果、深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校企合作以及突出的竞赛成绩和实践育人成果,江西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学院之一。
